上海最好吃的五种小吃?
第一是 生煎馒头 第二 是 南翔小笼包 第三 阿大葱油饼 第四 猪油阳春面 第五 大饼油条 还有 糍饭糕+麻球+辣酱面+菜肉大馄饨+鸡鸭血汤等等
1.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又称生煎馒头是流行于上海的一种地方传统小吃,简称为生煎。
上海生煎包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特点为由于上海人习惯称“包子”为“馒头”,因此在上海生煎包一般被称为生煎馒头。
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冻为主,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馅心花色也增加了鸡肉、虾仁等多种品种。
2.南翔小笼
南翔小笼包一般指南翔小笼
南翔小笼原名“南翔大肉馒头”、“南翔大馒头”、“古猗园小笼”,也称为“南翔小笼包”、“南翔小笼馒头”,是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传统名产,以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著称。
南翔小笼的馅心是夹心腿肉做成肉酱,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皮是用不发酵的精制作而成的。
2014年8月,原国家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结束,南翔小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全国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3.蟹壳黄
蟹壳黄俗称小麻糕,是中国江浙沪一带的特色小吃之一,其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种,特点是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
当年点心摊上有买一种吃食,人们给这样的点心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作蟹壳黄。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以上海石门一路威海卫路口的吴宛饼家制作的为最佳。
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
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区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传统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
排骨年糕是将面粉、菱粉、五香粉、鸡蛋放在一起搅成浸裹在排骨表面,放入油中氽熟。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与红酱油、排骨一起加上甜面酱,浇上辣椒酱即可。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
上海小吃都有什么?
1:生煎,有不少人说上海的生煎不好吃!死面,皮厚,鼩甜。其实,也许你吃过的是"***生煎”。正宗的上海生煎馒头,有着雪白松软的面皮,坚实饱满的馅料,香气馥郁的汤汁,焦香酥脆的底板。只需一口,就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包容。
2:小笼包,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吃口便会爱上它!特别是刚出炉的小笼,一个个雪白晶莹,小巧玲珑,形似宝塔,轻轻咬一口, 萦绕,令人回味无穷。
3:葱油饼,对上海人来说,葱油饼绝对有着特殊的记忆,会勾起很多人的美好回忆。刚出锅的葱油饼,圆圆的,金黄略带点瓷器底圈那种火石红的颜色。正宗的上 葱油饼,撒满绿色的葱花,还夹杂着如同水晶的猪油,葱香味馥郁 轻轻咬一口,首先是满嘴的酥脆,其次是浓郁的葱香,
4:蟹壳黄,这是上海本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因为形状和蟹壳很像,所以被叫作蟹壳黄。正宗的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面坯,制作成一个个圆形的小饼,然后上面再沾上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烤制而成 。烤好后形似蟹壳而得名。刚出锅的蟹壳黄,酥,软,松,香,是茶客们的最爱。外地人到了上海,一定要去尝尝,真的很不错。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foodcity.cn/post/3925.html